民政党全国中央改选于10月28日开打,动向备受瞩目的前总秘书谢宽泰坦承,本身只剩下是否问鼎全国主席职的选项。
“我的动向很清楚,如数码位数的1或0,即打第一号或者不打。我不会攻其它职位。”
有更佳人选愿意让贤
谢宽泰日前接受《当今大马》专访时表示,有三名领袖可能角逐全国主席职,如果他们拥有足够魄力及准备花上10年的时间带领民政党重振旗鼓,他愿意退居幕后。
“目前,我尚在评估和考虑中。你有50%的机会猜中。”
他说,民政党需要一名有公信力,有宏愿、不情绪化和能够团结党的领袖来领导,同时杜绝派系及金钱政治等不良文化。
“同样重要的是,该名领袖要能正确解读目前的政治局势。”
没理念恐只昙花一现
谢宽泰说,在国会民主制度下,选举表现或议席的多寡,总是衡量政党成败的标准,但不一定代表某个政治理念的优劣。
“若单凭成绩评估,有如三合一怡保白咖啡(1国3州)的民政似乎已无关紧要。"
但他提醒,政治海啸至505的政治氛围一直以情绪挂帅,但若只依赖反风却没有政治议程和政策,最终或像澳洲一个国家党的宝琳韩森(Pauline Hanson)昙花一现,取得一届成功后消声匿迹。
他相信,只要回到党原本的理念,如一向来鼓吹的非种族路线,民政党仍然会有所作为。
希望比拼政策非舌战
针对民政党的华基政党形象,谢宽泰说,民政党开放党籍和机会给各族群,而且喜欢与否,任何国内政党都由特定族群主导。
他表示,党的原则始终未变,只是可能长期在面对政治角力和课题时,不慎掉入种族思维的模式和情绪,或因争夺权位蒙蔽而淡忘了斗争的初衷。
无论如何,他坦承,我国民主意识未臻成熟,情绪常压倒理性思考与辩论,此现象在面子书上更是一览无遗。
“在民主政治上,不管是大选或党选,败选后该放手让对方执政或领导,除非对方变成独裁者。”
“要的话,我们用政策来比拼,不是像斗鸡那样。可惜,诚如我在2008年就说的,执政党像反对党,反对党仍觉得自己是政府。”
第三势力没生存空间
至于民政党是否应退出国阵而自立门户,谢宽泰觉得,现有的选举制不利第三势力,小党近乎没有生存空间。
“你要清楚目前的制度,即使取得30%票数,你可能在选举成绩上毫无斩获。简单多数决制(first past the post)对第三势力不利,你可能输更多。”
“除非,我们采纳类似德国结合简单多数决与比例代表制的混合式选举制。我想,我们应该考虑。”
此外,他鼓励,政府根据得票率拨款给各政党,鼓励小党生存和提出崭新的政治观点。